6月房市10大事/房價鬆動?信用管制鬆綁?市場波動關鍵揭密

image source: 示意圖/ChatGPT

文/戴婧雯

六月台灣房市呈現出複雜局面,多項關鍵事件預示著市場正迎來重要轉折。中央銀行對信用管制的最新表態、官股金控對房價走勢的最新預判,乃至於都會區房價開始鬆動的跡象、土地市場的交易趨冷,甚至連公寓產品都出現逆勢上漲,這些都釋放了重要的市場訊號,深刻影響著台灣人的資產配置與居住決策。本文將分享6月份影響房市的十大要事,帶您了解當前市場的動向,並探討這些變化將如何影響未來的房地產發展。

No.1 央行房市政策9月將再檢討 信用管制有望鬆綁?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在6月19日表示,央行七波房市管制已見成效,總體房市指標呈現緩降趨勢。他指出若房市持續下行,「我們(央行)再打第八波也不好」。央行將在9月理監事會議時,根據不動產放款集中度及房價是否進一步改善來檢討是否鬆綁管制。楊金龍強調,雖然房價仍在上漲,但漲幅已放緩,例如第一季國泰、信義等的房價指數年增率均減緩、季增率低緩或呈負值,且房市交易量近月大幅縮減,民眾看跌房價比率遠高於看漲,顯示房市持續修正中。同時,央行已排除都更重建案件的適用,並表示民眾陳情換屋貸款困難案件不多,顯示協處措施有效。

延伸閱讀 ✎ 房市急凍!政策利多與房價兩難?換屋、購屋族該等還是進場?|房市畫重點

No.2 下半年房價走勢 官股金控看「量縮價平、漲不易」

儘管央行維持信用管制不變,總裁楊金龍也認為「房價還在上漲,只是緩慢」,但官股金控對於下半年房市抱持較為保守的看法。兆豐金董事長董瑞斌觀察實價登錄與六都移轉棟數,認為成交量雖縮減,但議價空間不大,因此預期下半年將是「量縮價平」格局。第一銀行總經理周朝崇則認為會呈現「量萎縮、價漲不易」的局面,並預計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將持續到年底,不會再有第八波。關於新青安貸款,雖然5月撥貸戶數與金額仍有月增約5%,但受理戶數與金額則出現月減,其中台企銀減少263戶最多,顯示熱度正緩慢下滑,公股銀行資金仍吃緊,但部分銀行如一銀房貸排隊時間已從3個月縮短為2個月

延伸閱讀 ✎ 買氣升、北北桃單價再墊高?5月房市關鍵現象揭密|房市畫重點

No.3 台經院示警23產業景氣看淡 營建業受波及

台灣經濟研究院(台經院)6月24日發布的5月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85.83點,已是連續四個月下滑,並創下兩年半以來的新低。這反映出在美國對等關稅等影響下,廠商對未來半年景氣普遍持保守態度。調查中特別點名23個產業未來半年景氣看壞,其中包含了與房市關聯密切的營建業及建築投資業。台經院長張建一指出,關稅確定前的拉貨潮預計持續到6月,接下來全球經貿情勢將是關鍵,雖然AI競賽有助於拉動台灣出口動能,但高科技產業與傳產的表現落差將會非常大。

延伸閱讀 ✎ 七都成交量崩!房市史上最冷Q1 自住買方能撿便宜嗎?|房市畫重點

No.4 天龍國房價鬆動 北市標準住宅下跌1.8%

在政府一系列打房政策的影響下,素有「天龍國」之稱的台北市房價也出現鬆動。北市地政局6月19日公布的3月實價登錄資訊顯示,北市標準住宅每坪均價為64.78萬元,相較於這波景氣最高峰的2024年9月至10月的65.95萬元下跌了1.8%。數據指出,3月北市住宅價格指數為128.39,月跌1.5%,且全市、大樓、公寓及小宅的月線、季線及半年線趨勢,各項都呈現下跌,明確指出北市房價已欲振乏力。

延伸閱讀 ✎ 買氣冷!建商開工量探新低 這十大重劃區房價反逆勢上漲|房市畫重點

No.5 中南部土地標售冷!建商購地意願探低

不僅房價有所變化,土地市場也顯現冷意。台中市地政局6月26日標售區段徵收配餘地,共釋出17筆標的,總底價近520億元,結果投標情況相當冷清,僅收到3張標單,整體標脫率僅17.6%,溢價率更只有3%,雙雙探近年標售數字新低。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土地規模大、開發門檻高,加上信用管制和房地產買氣未復甦,都讓業者購地態度更保守,追價意願不高。

此外,高雄市地政局6月25日舉行第二季開發區土地標售,推出5標6筆建地,總底價14.86億元,最終僅吸引5封投標,僅3標順利標脫,總進帳14.1億餘元。其中最受矚目的高雄大學1,100坪土地,由林姓自然人以8.21億元取得,溢價率也僅3.88%。富住通商用不動產研展部主任許值瑋分析,現階段央行限制導致房市買氣宛如一灘死水,建商自然不願出手購地,並預期若9月信用管制有望放寬,買氣才可能復甦。

延伸閱讀 ✎ 房地合一稅收亮眼!關稅衝擊台中?北市危老重建路卡關?|房市畫重點

No.6 新青安貸款申辦仍暢通 八大公股銀行澄清疑慮

日前市場傳出新青安貸款越來越難申辦,引發民怨。對此,行政院要求八大公股行庫在6月16日全數發布聲明澄清。各銀行強調,凡符合新青安貸款資格皆可受理申請,並核給適度融資額度。但若申請人收入與負債顯不相當,銀行將會主動關懷並提醒審慎評估財務能力,避免影響還款風險,這是基於風險控管與居住正義考量,而非限縮申辦。

延伸閱讀 ✎ 變現壓力、稅務誤區、租屋激增!四大挑戰襲擊房市|房市畫重點

No.7 大型建商策略轉型 積極布局商用不動產求穩

面對房市交易時間拉長、傳統營運模式受挑戰的現況,大型建商如國泰建設、達麗、皇翔、興富發、冠德等,紛紛調整策略。他們不再只靠賣房獲利,而是積極加碼保留收益性不動產,例如辦公大樓、飯店、購物商場等,採取只租不賣的長期持有策略,藉此獲取穩定的租金收益,並享有長期不動產的保值與增值潛力,逐步升級為更全面的地產開發商。

延伸閱讀 ✎ 企業搶進士林 資產活化、海外置產正夯!台灣房市三大新現象一覽|房市畫重點

No.8 公寓總價逆勢上漲7.5% 漲幅遠超電梯大樓

在整體房市交易量萎縮、房價漲勢趨緩甚至下跌之際,非主流的公寓產品卻逆勢而上,展現驚人漲幅。根據金融聯徵中心統計,今年第一季全台公寓平均總價達到1,052萬元,過去一年來不僅突破千萬大關,年漲幅更高達7.5%,這遠遠超過了電梯大樓產品0.2%的漲幅。大家房屋企研室主任賴志升分析,公寓公設比低、實際使用坪數大、總價親民(約為大樓的6至7成),以及多位處發展成熟的蛋黃區具都更改建潛力,是其受買方青睞的主因。

延伸閱讀 ✎ 房產稅單異常?黑鄉翻紅?近期房市四大焦點一次看|房市畫重點

No.9 房租漲不停!租金補貼逾50萬戶難解

儘管整體物價指數逐漸回穩,但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數據顯示,台灣的租金指數年增率仍維持在2%以上,反映房租持續上漲,加重租屋族負擔。為此,政府「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方案」持續發揮作用,核撥戶數已連續兩季超過50萬戶,顯示政府積極透過補貼緩解租屋壓力的努力。其中,台中市更是全台唯一核撥戶數連兩季突破11萬的縣市。然而,高力國際董事黃舒衛也指出,租金補貼應是階段性任務而非常態,需權衡其對市場供需及所得重分配的影響。

延伸閱讀 ✎ 關稅戰會讓買房更難嗎?屋齡飆高、推案急凍引爆隱憂|房市畫重點

No.10 房貸餘額年增幅連八降 信用管制成效顯現

金管會6月2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底國銀承做房貸餘額為11兆2,081億元,年增率為7.97%,創下近17個月新低,並呈現連續第八個月走降的趨勢,證實了中央銀行信用管制措施的持續發酵與成效。金管會分析,雖然房貸逾放金額略有增加,但多數是因投資客資金調度困難造成,仍屬微幅成長,並未達到惡化程度。至於銀行法第72條之2規定的不動產放款比率連三個月走升至26.42%,金管會解釋這主要是受到新台幣升值導致美元存款換算後分母縮水所致,而非分子(房貸)暴增,整體仍控制在30%的上限以下。

延伸閱讀 ✎ 房產大數據/房貸利率創新高!六都核貸熱區出爐 關鍵字曝全民錢包焦慮

房市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