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會讓買房更難嗎?屋齡飆高、推案急凍引爆隱憂|房市畫重點

image source:示意圖/ChatGPT

文/戴婧雯

美國關稅戰陰影籠罩,讓資金與市場信心再度動盪,專家示警短期房市恐現壓力測試;同時全台平均買賣屋齡飆至29.7年、北台灣推案量也大減25%,市場冷風再起。《房產溫度計》整理三大最新房市觀察重點,從政策風險、供給變化到消費趨勢,帶你快速掌握房市最新走向!

#關稅戰影響買氣?專家示警房市壓力 資金調度需留意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揚言對包含台灣在內的貿易夥伴實施「對等關稅」,雖然預期不會直接衝擊國內房市交易,但市場信心已受到干擾,資金流動性與購屋行為也可能受到間接影響。信義代書葉惠玲指出,近期金融市場震盪加劇,資金轉往核心地段房地產避險的趨勢明顯升溫。不過她也提醒,有意購屋的民眾在申辦房貸或規劃資產時,仍應依法操作,避免觸法踩雷。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分析,近期台股修正重創槓桿族,加上房貸寬限期逐漸到期,銀行也未必願意展延,進一步加重資金壓力。根據聯徵中心統計,今年1月雙貸族人數已達39萬人、創歷史新高,平均房貸612萬元、信貸110萬元,資金調度風險不可忽視。他建議,現階段應避免過度槓桿操作,並預留現金以備不時之需。

儘管短期內買氣受壓,市場基本面仍有支撐力道。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除非出現大量失業、消費緊縮等「系統性風險」,否則目前僅是房價階段性修正,並不會大幅崩跌。有自住需求的購屋者,仍可持續關注並靜待價格鬆動的機會。副總裁周鶴鳴則補充,資金不會完全撤出市場,具地段優勢或交通建設利多的精華區物件,反而可能吸引中長期買盤,在市場震盪中更顯抗跌價值。

#北台灣Q1推案急凍25% 建商保守應對、房市盤整中

住展雜誌統計,2025年Q1北台灣住宅新案總推案量為2380.3億元,年減25.6%。除宜蘭小幅增加,其餘縣市均出現明顯萎縮,新竹地區年減46.8%、台北市則減少三成,顯示建商普遍保守應對市況。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指出,去年同季推案量受延後開案與市況熱絡帶動,形成高基期。今年則受房貸收緊、資金信心不足等氛圍影響,建商多選擇暫緩推案,回歸「以靜制動」策略。新北市雖有百億案亮相,但推案件數較去年同期銳減三分之一;桃園、新竹則缺乏大型建案帶動,整體表現乏力。

展望第二季,陳炳辰表示,雖傳統旺季具推升潛力,預計北北桃與新竹仍將有具話題的指標案推出,包括國泰、富宇、王喬等知名建商小宅產品,若搭配低首付行銷策略,仍有望點燃買氣。不過,股市波動是否會促成資金轉向房市,仍有待觀察。

#買賣屋齡飆破29年!北市最老、台中老屋最熱銷

根據內政部資料,2024年Q4全國平均買賣屋齡攀升至29.7年,年增1.9年,創下歷年新高。六都中除桃園外,其餘城市平均買賣屋齡皆續創新高,其中以台北市達35.6年、台中市33.9年最為顯著,反映「愈買愈老」成為近年購屋新趨勢。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分析,房價高漲、限貸政策雙重壓力,導致購屋族多以屋齡換取房價,加上精華區域新案稀缺,老宅反成搶手選項。另一方面,危老都更獎勵也提升老屋的再生價值,使老宅交易熱度不減。

觀察六都中,台中市老屋交易比例突破七成,超越台北市成為全台最活躍的老宅市場。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指出,市區中古宅受惠交通、生活機能完備,加上近年台中危老案核准數全台第二,也推升整體買賣屋齡。相對而言,桃園市因新屋供給充足、價格親民,成為六都屋齡最年輕城市,並吸引大量年輕首購族入市。

房市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