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埔高鐵通勤台北是話術?網友實測搭乘品質 過來人推薦「這種人」買下去

image source:示意圖/shutterstock

文/陳彥羽

桃園青埔擁有三鐵共構交通優勢,加上北部地區因人口數量所導致的剛性需求,讓青埔在近年來成為不少通勤族的考量之一。從交通部公布「臺閩地區111年民眾日常使用運具狀況調查」來看,在「昨天外出有使用公共運具的原因」調查中,桃園市前三大選擇共運具的原因為,距離車站很近、行車速度較快、不需要換車。不過,日前卻有網友質疑,青埔高鐵通勤台北20多分鐘指是話術。貼文一出後,也吸引了不少網友前來討論。

質疑一班車就要等快30分 網:20分還沒進高鐵站才真實

發文者表示,真的不要說什麼青埔到台北只要20多分鐘,實際上這只是話術,高鐵班距長又不固定,沒提早去月台等車可能會擠不上去,很難算好時間再到月台搭車,這都會再額外花很多時間。周六下午從桃園搭高鐵自由座回台北,進高鐵站後傻眼,怎麼最近的一班車要等了快30分鐘,列車到站前10分鐘就先到月台排隊等自由座,結果還是上不了車,整個自由座滿到擠不上去。

發文者說明,還好下班車班距較短,約10分鐘後到,雖然順利上車但有夠擠,比台北捷運早上尖峰時段還擠,不知道工作日早上高鐵自由座車廂情況如何,但要是我一個月花要比TPASS多好幾千,然後還是這種搭乘品質。

對此,網友們也回應,「加上走路換車大約47分左右」、「真的不如學原po買A7 聰明多了」、「桃園台北上下班自由座有夠擠」、「很真實啊,一堆青埔人說到台北20分鐘,結果出了門,20分鐘還沒進高鐵站才真實」。也有另一票網友認為,「你可以提早買票啊,又不是每天都這樣」、「高鐵有時刻表,不能照時刻表先買票嗎」。

過來人分享高鐵通勤3年心得 推薦「一種人」青埔照樣買

有過來人分享高鐵通勤3年的心得,優點大家都分享完了,自己平衡一下說一下缺點,非尖峰時段高鐵半小時才一班車;末班車太早,11點台北車站發車;找工作的地點受到限制,例如內湖的公司基本都要無視了;高鐵不相容1200,每個月交通費就是要多4555。至於推不推薦買青埔,還是照樣推,如果是工作穩定還有生活模式十分規律的人可以買。

鄉民們也回應,「同樣價錢新北大概是買25年左右老大樓」、「最大的缺點就是你沒有彈性只能每天同時間出門」、「還好高鐵票通膨比較遲鈍」、「至少高鐵算準時,不像台鐵那麼會誤點」、「住中和上班騎車很塞還單程15-20分鐘到公司,真的很佩服跨縣市通勤的人」、「這篇正解,除非你住北車樓上,不然一小時基本的啦」。

房市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