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房市10大事/輝達終於落腳北士科?全年建商推案量恐跌破2兆

image source:北士科示意圖/信義房屋提供

文/戴婧雯

AI巨頭輝達(NVIDIA)總部選址懸而未決,成為10月房市中的最強熱點,但這無法掩蓋市場大趨勢的疲軟。央行打房政策滿週年,最明顯的感受就是重劃區買氣急凍、房價開始緩慢修正。當購屋決策趨於謹慎,數據亦全面示警:房貸餘額年增率連12降、家戶購屋比探底,甚至建商新推案量恐跌破2兆,反映出市場資金的縮手困境。不過,中古屋因屋主讓利空間大而有買氣回籠跡象,成為買盤的新焦點。《房產溫度計》整理10月房產十大關鍵新聞,為您深度解析當前的房市走勢。

No.1 輝達花落何處成焦點 北市府承諾明年初簽約

NVIDIA(輝達)台灣總部的選址,無疑是十月房市中最具爆炸性的話題。執行長黃仁勳今年5月來台宣布將總部落腳台北士林科技園區(北士科)後,該案一直被視為台灣市場的重磅投資。然而,隨著輝達與新光人壽(新壽)的合作備忘錄(MOU)於9月底屆期,這宗指標性投資案一度陷入僵局,市場甚至傳出黃仁勳有意將布局轉往印度,引發北士科周邊房市的高度關注。

今日該案傳來最新進展,輝達台灣總部確定將落腳北士科T17、T18基地。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表示,新光人壽預計在11月5日上午來文確定解約金額,經會計師公會簽證就會報議會核備並支出,預計解約金額應在45億元以下。台北市長蔣萬安則表示,市府目標明年初與輝達簽訂契約,並已指示各局處以最優先的速度、最高的行政力,來處理這個全球關注的重大投資案。

延伸閱讀 ✎新壽動土炸鍋!輝達總部落腳台北陷僵局 地上權移轉卡關點全解析

No.2 政策打房見效 中南房價修正逾5%

央行啟動房貸政策管控已滿一年,政策打房效益顯著。最新公布的第三季信義房價指數顯示,全台房市不僅交易量緊縮,房價也出現疲軟。除了雙北維持盤整持平外,其他五都房價已較去年同期下探2.3%至5.7%,過去房市飆漲的區域明顯出現價格緩慢修正的現象。

據信義房價指數,與去年同期相較,除雙北市房價波動幅度在0.2%以內外,其餘五大都會區均下跌超過2.3%。其中又以台中、高雄跌幅逾5%較大,顯現房市修正狀況。新竹房市則因近期半導體及資通訊產業的帶動,房價指數反而較上季出現反彈。

延伸閱讀 ✎央行打炒房滿周年 各大重劃區買氣急凍!房貸救星竟是保險公司?|房市畫重點

No.3 房貸餘額年增率連12降 創26個月新低

央行及各部會房市管制持續發酵,房市買氣延續低迷氣氛。中央銀行10月公布9月消費者貸款與建築貸款餘額,房貸餘額年增率僅剩5.43%,創下2023年9月以來的近26個月新低,且年增率已連12個月放緩,顯示整體市場資金動能持續減弱。

金管會公布,今年9月底國銀承做房貸餘額為11兆3,856億元,年增5.38%,與央行數據同創年增率連12個月走降。儘管9月房貸餘額續創歷史新高,但月增額僅剩257.8億元,整體房貸餘額年增率已正式跌破6%,明顯逼近4%的低點。不過,新青安房貸在其中表現突出。9月新青安房貸占整體房貸餘額的比重上升到12.6%,創下史上新高水準。央行官員表示,新青安房貸比重持續拉高,顯示房市信用資源主要流向首購或無自用住宅族群,比重上揚是房市健康的現象。

延伸閱讀 房市小宅化、雙貸創新高?輝達再牽動北士科房價|房市畫重點

No.4 房市「三低」籠罩 新推案量恐跌破2兆大關

雖然有新青安房貸鬆綁、央行延長換屋期限等利多,但房市冷卻趨勢未變。據591新建案市調顯示,第三季推案量僅4,938億元,季減12%、年減26%。價格漲勢趨緩,議價率雖小幅擴大至7.2%,但市場買方並不領情,來人量持續下探,呈現「低供給、低成交、低關注」的「三低」狀態。

去年第二季至第四季單季推案量均在6,600億元以上,但今年以來單季僅約在5,000億元左右。第三季全台共有351個個案進場銷售,總戶數2.5萬戶,供給均較去年同期及上季衰退。591分析,本季延續上半年低迷走勢,即使新案房價漲勢趨緩,仍難擋房市不景氣。建商姿態雖有所放軟,但短期內消費者明顯不買單。除非建商端出的條件極具誠意,否則買方幾乎是「看熱鬧」居多,實際出手仍是少數。市場預估,今年新推案量將跌破2兆元大關,建商第四季推案將更趨保守。

延伸閱讀 ✎央行連六凍!新青安能救買氣嗎?十大潛力蛋白區全整理|房市畫重點

No.5 六都家戶購屋比全面下滑 桃園、高雄創歷年最低

在政策打房與房貸緊縮的雙重壓力下,六都前三季的家戶購屋比全面下滑。其中,桃園、高雄更創下歷年最低紀錄,新北市追平近十年最低紀錄,台北、台中、台南也為近十年次低水準,顯示全台房市受挫程度嚴重。

大家房屋企研室主任賴志昶分析,今年受打房與限貸壓力影響,自住族群轉趨保守,購屋比同步下滑,市場觀望氣氛濃厚。他指出,中南部都會區過去雖受惠科技產業進駐,但房市翻轉態勢明確,投資與置產族群全面退場,導致買氣進入修正期。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則表示,六都購屋比創下十年來的低點,顯示市場已正式進入休整期。她提醒,目前市場有較大議價空間,自住型買方可趁盤整期,觀察價格掌握最佳進場時機。

延伸閱讀 ✎名家專欄/NVIDIA進駐帶動商辦創65萬聲量!徐佳馨揭A辦租金王與投資趨勢

No.6 中古屋賣壓緩解連三月 新舊屋買氣現分歧

房市買氣雖然整體吹冷風,但新舊屋市場卻出現分歧。據房仲業者最新數據,房市在今年7月出現新舊待售存量交叉,成屋市場賣壓連三月下滑,8月降至93,049戶,顯示中古屋買氣有回籠跡象。反觀新屋市場待售量一路飆高,未完全揭露的9月已衝上170,586戶,賣壓為五年新高。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分析,全國二手屋待售存量在5月一度逼近10萬戶大關,創統計新高。不過從6月開始,待售存量由高點連續二個月下滑,至8月較最高峰減少逾6,000戶,這是央行祭出第七波打房以來首次連三個月減少。何世昌觀察,中古屋市場賣壓緩解,主因是屋主持有成本較低,價格上有較大讓利空間,使買氣有回籠跡象,顯示成屋市場買氣有打底的跡象。此外,部分屋主認為眼下難賣,索性選擇不賣,導致待售供給減少,也是二手屋待售存量減少的原因之一。

延伸閱讀 ✎新青安衝擊!戶長變年輕、老公寓自備款為何暴增?|房市畫重點

No.7 股市回穩穩定情緒 預售屋解約量大幅緩解

今年4月受到美國關稅政策衝擊,股市大跌,導致民眾資金與信心受創。當時4月預售解約280件,5月更飆升至300件,創下2023年7月預售解約即時揭露以來的新高。不過,隨著股市開始回升並寫下歷史新高,解約件數也逐漸穩定,8月已滑落到單月101件的水準。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股災當時,部分民眾對未來缺乏信心,有些則是股市重挫導致資金調度困難,多重原因匯聚造成當時解約增加。但整體來看,預售解約占總交易量僅1.1%,解約比率非常低。他進一步分析,解約原因並非全因選擇性信用管制。有66%的解約者具備購買或持有多戶的情形,也有買方因換戶、增購車位,或個人資金不足等原因而解約。

延伸閱讀 ✎預售屋解約潮又來了?老屋交易、危老重建或成房市新選擇|房市畫重點

No.8 租賃逃漏稅問題普遍 三成房東遭查核須補稅

立法院預算中心最新報告指出,租屋市場逃漏稅問題依舊普遍。財政部近五年查核租賃所得稅申報案件,補稅比率介於26.84%至29%之間,等於約三成遭查核的房東必須補稅。其中,中區國稅局轄區的補稅比率高達35%,高雄國稅局、南區國稅局轄區的補稅比率也達到33%,均高於全國平均。

預算中心指出,政府近年雖推動「公益出租人制度」並提供租稅優惠,鼓勵房東釋出住宅,但成效有限。主計總處2020年度人口及住宅普查顯示,全台約有87.6萬戶租屋家戶,但財政部綜所稅列報出租所得僅32萬筆,推估逾50萬戶租賃收入未列報,顯示租屋市場黑數龐大。

延伸閱讀 ✎台北大學城租金誰最貴?淡水、大安區成長輩購屋熱區|房市畫重點

No.9 房市交易冷清 不動產業總薪資年減3.58%

近來房市交易冷清,影響也直接反映在不動產業從業人員的「薪」情上。根據主計總處統計,不動產業受僱員工今年前七月平均月薪、月薪中位數、平均總薪資等三項指標全數衰退,其中總薪資年減3.58%,減幅是各行各業中最大。

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暨發言人陳炳辰分析,房市自去年急遽反轉後,市場成交以低單價、低總價產品為主,量能有限,仲介佣金顯著縮水。同時,房仲家數下滑,部分從業人員甚至開始安排無薪假,薪資水準自然受到嚴重衝擊。

延伸閱讀 ✎房價下修有譜嗎?房市風向球再創低!交易萎縮、房仲業現警訊|房市畫重點

No.10 陶朱隱園成交1戶總價12億 創國內豪宅新天價

台北市信義區的指標豪宅「陶朱隱園」,以其獨特的「大麻花捲」旋轉式雙塔造型聞名,總戶數40戶,每戶300坪,是威京集團旗下陶朱建設投資興建的頂級豪宅。中華工程於10月23日重訊公告,董事會通過出售陶朱隱園的房地與車位,總交易金額達新台幣12億元。

此次出售的為陶朱隱園17樓戶別,交易標的包含房地1戶及車位4個。換算單坪價格約400萬元,不僅突破了前央行總裁彭淮南的「單價300萬元豪宅防線」,更寫下了台灣豪宅單價最高紀錄。

延伸閱讀 ✎新青安助攻年輕人衝房市!揭全台購屋熱區 潮州、竹科新貴買哪?|房市畫重點

房市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