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小宅化、雙貸創新高?輝達再牽動北士科房價|房市畫重點

image source:北士科示意圖/台灣房屋提供

文/戴婧雯

當全台住宅市場因高房價與人口結構精簡,正逐步走向「小宅化」時,特定地區的房市卻因高科技巨頭的進駐,引爆了另一場「大」時代的產業紅利。當一個個家庭背負著房車雙貸的沉重壓力時,一場針對「影子銀行」的金融監管新浪潮也正悄然展開。究竟這些多重拉扯的力量,將如何形塑我們未來的居住與投資環境?跟著《房產溫度計》一探究竟吧!

#金融海嘯後住宅移轉少10坪 透天轉大樓、房價與少子化是關鍵

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從2009年金融海嘯後到今年第二季,全國住宅買賣移轉平均面積持續縮小,從2009年第二季的41.5坪降至2025年第二季的31.5坪,16年間減少10坪,顯示台灣住宅市場正逐步走向「小宅化」。

▲住宅平均面積16年縮減10坪 高雄減幅最大

在房價大漲與人口結構改變的背景下,購屋民眾多用居住空間換取預算空間:

• 六都中,高雄市住宅買賣移轉平均面積縮減幅度最大,少了19.5坪;桃園與台中則分別減少12.6坪與11.8坪。

• 台北市、台南市與新北市也分別縮減8.1坪、9.3坪與11.1坪,顯示全台小宅化趨勢普遍。

▲專家分析|小宅化興起的三大關鍵原因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

• 房價高漲:即使單戶人口精簡,民眾仍希望住得舒適。但因房價大幅上漲,建商也複製北部經驗,在房價走揚地區壓縮室內空間,將總價控制在消費者能負擔的範圍。

• 住宅產品改變:過去中南部地區透天產品盛行,但隨著年輕人偏好有管理、電梯的大樓,加上土地價格高漲,導致透天價格也持續高漲。購屋者因此從透天轉向大樓,使得住宅面積縮小。

• 人口結構改變:住宅成員的結構變得更精簡,單戶人口數量越來越少,也是導致小宅化興起的重要原因。

#輝達效應發揮 北士科商辦單價衝上78萬創高

輝達(NVIDIA)今年5月宣布新總部將落腳北士科,帶動此區商辦買氣。最新實價登錄顯示,新商辦「遠雄商舟」單價衝上78萬元,創下該商辦的單價新高紀錄。

▲短期漲幅近兩成 單價創下新高

• 「遠雄商舟」去年預售單價約65至69萬元,今年交易紛紛站上7字頭,最新交易單價更攀高至78萬元。

• 該商辦鄰近輝達總部基地,顯示「輝達效應」發威!企業正搶先卡位,期盼此區形成AI產業聚落。

▲專家分析|輝達總部尚未定調 但北士科仍是唯一選項

•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分析,目前購入北士科商辦的法人,不乏有企業總部需求的科技業、電子業,以及看好此區發展的投資型買方。

•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由於仍處於與新光人壽及台北市政府的三方商議階段,輝達總部尚未有下一步。

• 陳定中指出,無論最終是新壽將地上物移轉給輝達,或是市府協助另尋他地,北士科都是檯面上的唯一選項。他強調,即使輝達與新壽的MOU將於9月底屆滿,雙方仍有其他備案可能,這也讓北士科的產業紅利持續發酵,吸引企業佈局。

#全台房車雙貸大負翁 平均背債756萬創新高

▲平均背債創高 房車雙貸壓力山大

• 根據聯徵中心最新資料,截至今年7月為止同時揹負房貸及車貸的「房車雙貸族」,全台超過9.5萬人,人均背債金額高達756.6萬元。

• 雙雙創下統計以來的新高紀錄,比房貸加信貸的740.5萬元還高,顯示養房又養車的壓力山大。

▲專家分析

•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近年房價與車價都來到高點,因此兩項貸款金額逐年攀升。其中房貸與車貸都具有實質擔保品,相較無擔保的信貸,車貸額度相對高且利率更具優勢

• 張旭嵐指出,在房貸水位受限的情況下,有車的民眾更善用車貸增加資金靈活度,也讓房車雙貸族的背債金額,略高於房貸加信貸的740.5萬元,成為「資產的大負翁」

•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指出,許多消費者向民間租賃融資公司申辦車貸,這些公司過去被視為「影子銀行」不受金融機構的放款規範。因此,實際上揹負房貸與車貸的人數,可能比聯徵中心統計的9.5萬人更多。

• 陳定中表示,金管會從9月中旬起分階段納管租賃融資公司後,將使部分借貸負債趨於透明化。未來「隱性收入族」、「信用瑕疵族」及「以債養債族」等三類民眾,在申辦房貸或車貸時,將更難爭取到理想條件。

房市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