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幣升值撐住房價?Q4交易量、短期買盤、租金變化一次看|房市畫重點

image source:示意圖/ChatGPT
文/戴婧雯
近期新台幣強勢升值,今(5)日上午更一度觸及29.37元,引發外界關注是否將再次推升房市。不過專家指出,這波匯率走強的背景與前次不同,難以複製過往經驗。根據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分析,雖然台幣升值代表對其他貨幣的購買力提升,但若未有大量美元轉換為台幣、資金實際流入房市,對地價與房價的實質推升效應仍有限。
回顧2019年至2021年,台幣從31.5元升值至27.7元,帶動台北市房價約上漲1成。不過,當時房市正自谷底復甦,加上疫情推升通膨與營建成本,整體背景有利房價走揚,與當前環境不同。而現階段房價處高檔,加上房貸政策調整與市場觀望氛圍濃厚,即使不動產仍具保值屬性,也難以短期內重現當年走勢。曾敬德也提醒,今年股市震盪、匯市劇烈波動,使資產配置變數增加,部分資產族面臨股市下跌、債市波動的雙重壓力,整體市場仍需觀察資金走向與企業對匯率變動的反應。
除了匯率議題,今年以來房市本身也持續釋出值得關注的訊號,從買氣冷熱、政策成效到區域走勢皆有明顯變化。《房產溫度計》整理四大重點,帶你掌握最新市場動向。
#4月房市量縮 高雄年減逾3成
美國關稅戰與限貸政策雙重干擾,導致4月房市交易明顯降溫;根據台灣房屋與中信房屋統計,六都與新竹縣市交易量月減約17%至18%,年減幅高達28%至31%,其中以高雄年減幅最大,達34.6%。
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張旭嵐分析,4月股匯震盪打擊信心,買氣轉冷、進場意願低迷,但月底略見回溫,第二季將進入「震盪收斂」的盤整期。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也指出,報稅季壓力及政策不明讓市場偏保守,預估短期內仍難見明顯反彈。
#打炒房奏效! 2024年Q4短期交易比重驟減
根據財政部統計,2024年Q4房地合一稅申報件數約2.6萬件,較Q3驟減逾萬件。45%稅率的短期轉售案件占比降至18.2%,較2022年同期大減逾7個百分點,顯示短期炒作明顯收斂。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房價增幅受限、稅負高,加上央行信用管制,短期投機難有利潤,導致炒房退場。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補充,主力稅率落在持有5至10年的20%稅率區間,反映多數持有者選擇此時間點獲利了結,且因房價上漲免稅空間縮小,整體免稅案件也跌至約2成。陳定中進一步說明,房地合一稅有三種情況可免稅,包含賠售或無獲利、不需繳稅的交易,以及設籍自住滿6年者可享有400萬元免稅額。不過隨著近年房價上漲,賠售機率降低,長期持有者出售後往往獲利超過免稅額,也使近兩年免稅案件的占比明顯下降。
#租金三年漲7%不算多?房價早已漲逾兩成
內政部統計顯示,自2022年Q1至2024年Q4三年間住宅價格指數上漲24.8%,租金指數則僅上漲約7%,但租金已連續45個月上揚。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租金漲幅來自通膨、稅制透明化與租屋品質提升,而相較房價,租金基期低、成長較緩。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說明,今年起租金抵稅額提升至18萬元,並納入特別扣除額,預期申報踴躍,租金將續漲。張旭嵐也指出,雖然租屋壓力看似較低,但若三年前購屋,不僅省租金,房產也已增值兩成,顯示買房抗通膨優勢仍在。
#非都會核貸縮水 打炒房擴散
財團法人金融聯徵中心統計顯示,2024年Q4七都以外的11個縣市中,有10縣市新增房貸量較上季下滑,其中以屏東、宜蘭、基隆跌幅最明顯,僅南投逆勢成長。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分析,自去年8月限貸令擴及全台後,多屋與投資客轉為觀望,加上屏東與宜蘭Q3高基期,Q4修正更劇。反觀南投受中科效應外溢,草屯新案熱絡推升房價,成為少數價量同步上升的縣市。展望上半年,張旭嵐預期房市仍將盤整,自住買盤撐場、短期交易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