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回溫了?股災牽動買氣、建案去化緩慢|房市畫重點

image source:示意圖/ChatGPT

文/戴婧雯

台股因關稅政策波動劇烈,不少投資人資金吃緊,市場焦點也逐漸轉向波動相對較低的不動產。近期房市買氣雖未明顯回升,但從建案去化速度、資產調整需求、老屋翻新熱潮到不動產詐騙事件頻傳,都透露出市場似乎正處於變動轉折期。《房市溫度計》彙整近期四大重點,帶你掌握當前房市的潛藏變化與專家解析。

#股災效應下資金調度轉向 自住買方觀望轉進場

近期股市重挫衝擊投資信心,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雖為短期金融事件,但對部分高槓桿投資人恐造成資金壓力,不排除出現變現不動產的情況。不過因交易週期較長,目前僅見個案價格鬆動,市場並未出現恐慌拋售。

曾敬德也指出,股災降低市場競爭,反為財務穩定、自備款充足的自住買方創造進場契機。而持有滿五年、可適用20%房地合一稅,或設籍六年以上的自用物件,也讓屋主售屋意願提升。

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則提醒,價格波動多與座向、樓層、裝潢等個案條件有關,難以僅憑實價登錄判斷漲跌趨勢。她也指出,房市向來是高資產族群的避險選擇,相較台股年初以來15%跌幅,提前布局不動產者反而守住資產價值。

#建案推案升、待售破千案 風向球亮綠燈難掩壓力

除了資金面的調整壓力,近期新案市場風向也出現變化。住展雜誌公布3月住展風向球轉為綠燈,分數45.9分,六項指標中有四項上升,顯示北台灣新建案市場走穩。預售案推案量達800億元,月增近200億元,新成屋供給亦增加逾400戶,顯示建商隨329檔期進場布局。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指出,人氣案集中在板橋、大同、中壢等區域,部分每週來客組數達21.6組,成交達1.8組,為近兩季高點。不過他也提醒,單月待售建案數升至1,235案,為2021年以來新高,若後續去化不佳恐壓縮市場。

價格方面,台北市蛋黃區仍有新案開價單坪150至200萬元,但實際成交多落在100至120萬元間,甚至出現9字頭成交案例。市場雖無明顯降價,但議價空間仍在,買方出手更加精準。

#老屋翻修需求升溫 防水電線成施工關鍵

另一方面,面對高房價與購屋負擔,也有更多人將目光轉向原有住宅的翻修選項。信義居家指出,全台老屋逾500萬戶,台北市老屋比重高達六成,翻新需求持續升溫。老屋翻修不僅為美觀,更多為了解決居住安全問題。

信義居家分析,翻修工程分為拆除、基礎與裝修三階段,平均每坪費用約落在8至12萬元。常見老屋問題包含防水層老化導致壁癌、電線破損引發火災風險,甚至漏水影響鄰戶。因此,信義居家建議30年以上屋齡者進行全面水電更新,並由專業團隊評估施工細節,降低後續風險與損失。

#詐騙手法進化 屋主應啟動三道交易防線

不動產詐騙案件頻傳,根據165打詐儀表板,今年3月財損金額達70.9億元。台灣房屋集團副總裁周鶴鳴指出,常見詐騙如「假買方奪屋」、「假調解詐財」等,詐騙集團會偽造合約、身分文件,並與代書勾結過戶,再設抵押權獲取高額貸款,造成屋主財產重大損失。

他提醒,自售、無貸款物件特別容易被鎖定,建議民眾應啟用「地籍異動即時通服務」,隨時掌握產權異動狀況。同時落實三步驟:一、申請地籍異動簡訊;二、透過合法仲介及專業地政士簽約;三、導入履約保證機制,保障交易雙方資金與產權安全。

房市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