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房潮下首購族置產有訣竅 第一線代銷揭業內潛規則

image source:pexels

文/陳之玥

搶房狂潮再起?!近期房市持續升溫,且銷售速度都相當驚人,最早從去年底,興富發在高雄大順商圈推出的預售屋「孟學苑」,總計933戶一開放接待預約客,短短3天被時間就被搶訂一空。又如郡都集團的預售屋「橋科大極」,代銷公司也透露接待中心還沒蓋好,400多戶就賣出約五成。

實際數據上,根據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統計,今年前兩月預售屋揭露共計約1.9萬戶,較去年同期增加約1萬戶,且揭露的銷售金額高達3202億元,揭露金額年增近2千億元,年增幅度高達150%。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就說,雖然預售房價呈現上揚,但整體市場買氣在換約買盤退場下,仍顯得強勁。

眼見房市升溫,第一次買房的首購族該如何成功取得新案資訊,面對美輪美奐的接待中心,以及熱情接待的銷售人員,買房小白是否有點緊張?《房產溫度計》採訪到大型代銷公司第一線銷售員N小姐,以及熟悉新建案市場的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為我們道出內行人才懂得眉角。

3管道輕鬆掌握第一手新建案資訊

目前房市熱銷狀況,已經出現有建案甚至尚未打廣告,就已經賣得火熱,又或者當民眾透過各售屋平台、新聞得知自家附近有新建案打算前去了解時,其實該案已經來到銷售尾聲,可售戶數所剩無幾,面臨無中意房可買的窘境。究竟一般人該如何第一手掌握新建案資訊呢?

管道1/關注代銷、建商臉書粉絲專頁

何世昌指出,通常每一個代銷、建商有新案醞釀要推出時,都會在臉書PO出相關訊息及早鳥預約表單,此時有興趣有的購屋族,就可以在表單裡留下聯絡方式,當該案開始銷售時,銷售人員就會開始CALL客。

管道2/成為粉絲客

通常大型代銷如新理想廣告、海悅廣告、甲山林廣告等,都有開放加入會員或是透過成為官方LINE好友等模式,向會員傳遞新建案資訊;又或者如信義代銷透過全房產模式,將新案資訊傳播,有興趣的民眾也可以跟信義房屋仲介洽詢。

管道3/加入區域新建案的臉書社團、LINE群組

通常此種社群不一定是業者成立,有可能是部落客、網紅、熱衷看房的民眾等自主成立,這種群組裡新建案資訊跑得相當快,是新世代獲取購屋資訊的一種重要管道。


不敢走進接待中心? 第一線銷售揭業內潛規則

「我們只剩2樓戶喔!」「只剩大坪數,你預算有到嗎?」「沒有預約不能看喔!」網路上時常可以看到網友分享走進接待中心看房,卻挫敗而歸的經驗分享,這就是所謂在房市上揚時期的賣方市場,其實真的有意買房的人,只要理解代銷人員的組成架構與心理狀態,就能夠更加理解且掌握看房門道。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個接待中心裡,分成兩種,一種是代銷公司編制內的業務人員,何世昌指出,通常這種銷售員會較為客氣,原因不外乎他們是採取獎金共享制,且同時有公司品牌形象包袱。另一種則是「跑單」,非體制內員工,多在各案場間流動,因為幾乎沒有底薪,單靠業績獎金入帳,「他們會挑客很正常,根本不會想浪費時間在沒有機會成交的客人身上,現場也不會刻意要求他們。」何世昌說。

而目前任職於大型代銷的N小姐也透露第一線銷售員心聲:

規則1/誠意很重要

銷售願不願意熱情接待,其實全看買方有沒有誠意,也就是「真的有要買!」N小姐表示,譬如會看客人是否當場願意付訂金,就算無法當場決定,也會從聊天當中釋放的訊息來判斷,如明白告訴銷售人員自己的購屋需求及考量,都會被認為是有意購屋的客人,「沒有誠意的客人就是問什麼都顧左右而言他,回答得很含糊。」

規則2/行頭很重要

N小姐很坦白的說,銷售人員確實會依據客戶開的車、身上行頭裝扮來判斷購買能力。「譬如說如果在雙北市,大部人搭捷運,就不會特別觀察車子,但若是在大眾交通工具不方便的地方,我們確實會看一下。」她直言:「如果我們判斷該組客戶買不起自家建案,確實熱情會稍微減退,想快點把他打發走。」

規則3/時間點很重要

通常一個新建案都會有自己的銷售策略,也就是先釋放出賣相較不好的低樓層戶別,再逐漸往高樓層賣,透過低樓層的售價將整個建案的價格定錨,「未來我在賣高樓層戶別時,就可以說你看我低樓層都賣這個價格,高樓層只能比它高。」

至於是否有方法讓銷售人員先釋放高樓層戶給自己?N小姐坦言:「通常真的沒辦法。」不過她也提及,換個角度想,低樓層戶多是在潛銷期釋出,而越早來買的客戶通常真的會買到比較便宜一點的價格。何世昌也補充:「確實在市況多頭時,越早買越便宜,空頭市場則相反,越晚買越便宜。」

房市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