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小宅風潮來襲!北市價格攀升 每坪百萬小宅占比創新高

image source: pexels

文/陳彥羽

受到房價攀升,和「新青安」政策的影響,台北市今年第一季每坪達百萬的小宅比例達到了23.3%,意指每5間小宅中就有1間是每坪售價超過百萬元,比例創下新高,超過去年全年的18.2%。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新青安政策推出後,台北市的小宅產品明顯受惠,因為首購族群增加,進而推升房價。

地段優越房價水準就高 自住客偏好挑高型產品

進一步分析台北市小宅現況,曾敬德說明,台北市小型住宅多位於市中心、捷運站周邊,地段優越房價水準就高。隨著租金的上漲,和新青安政策最高可貸款1000萬元的影響,一個月的房貸利息支出約為1.5萬元,相比某些小宅的租金,房貸利息更為划算。

曾敬德補充,過去台北市的小宅多屬挑高型態,空間利用靈活,特別受到自住客的喜愛,觀察從2023年以來,每坪單價達百萬的小宅買氣旺,成交占比明顯增加。

小宅產品破百已不稀奇?專家:小宅化正在發生

從過去5年資料發現,2009年每坪單價60萬以上占48%,到今年第一季已經躍昇到77%,顯示台北市小宅單價越來越高。而今年第一季全部住宅中,有14%每坪超過百萬,20坪以內每坪超過百萬的比例高達23.3%,顯示單價百萬的交易特別容易出現在小宅產品。

對此,曾敬德觀察表示,小宅產品因為坪數較小,漲勢也會比較驚人,在都會化持續的過程中,類似香港小宅化正逐漸發生。

小宅4599萬創天價!網:不是普通人買的

日前台北市大安區建案「大陸耑岫」頂樓戶,20.8坪以總價4599萬成交,換算單價約每坪220.8萬,創下小宅歷史新高。另外,捷運忠孝復興站旁的建案「BR4」2023年最高價碼達單坪192萬元,價格也同樣相當驚人。

不少網友在社群平台上回應,「房子在台灣是炒作物,誰說給人住的」、「這本來就不是普通人買的,跟炒房價無關」、「台北大安區這個價錢合理吧」、「這個放五年至少賺20%」、「沒人逼你買大安區」。

房市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