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改變了你的買房決策嗎?「買舊不如買新」潮日益明顯

image source:示意圖/ChatGPT

文/吳宜臻

今(25)日凌晨2點11分,先發生芮氏規模5.6的地震,緊接著不到一分鐘,又發生了一次規模5.5的地震,有不少網友表示,這次台北特別有感,「台北很久」、「台北超大」、「剛那個外海的地震是海溝型地震嗎」,對此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表示,這次震央位於南澳海盆,是一個由菲律賓海板塊向下隱沒至歐亞大陸板塊下方而形成的海盆,此地區常發生地震,因此半夜連兩起的地震與403地震無關,屬於獨立事件。

震後低樓層買盤出現?網友:不是1樓都沒用

image source:翻攝自Dcard

自403地震後餘震不斷,有網友發現地震後,大家買房的觀念似乎改變了,並提出3點觀察與大家分享,分別為「新屋會更貴,老屋買氣稍減」、「低樓層買盤出現」,以及「開始更多討論斷層帶位置」。原Po認為地震後會讓大家開始意識到,如果買到老屋,震毀後什麼都沒了,為了減少損失可能性,也會更加關注斷層帶的位置;購買低樓層除了價格相對便宜及逃難快速,遇到停電問題時,也不用爬樓梯爬到懷疑人生。

貼文一出,有不少網友不認同原Po的觀點,特別是針對低樓層買盤出現進行討論,有網友認為「低樓層柱子承重比高樓層高這麼多,超大地震柱子會先垮低樓層的」、「低樓層不是1樓都沒用,五樓以下逃命下樓剛好都是被壓死」、「如果不是軟腳房,那幾樓有差嗎?」「簡單講,垂直塌低樓層遭殃,斜倒高層樓遭殃」;不過也有網友表示,「但是低樓層火災時比較好逃,灑水也灑的到,雲梯也救的到」。

專家們是怎麼看網友們的討論呢?樂屋網調研中心經理洪安怡解釋,一般談論房價談的是一段時間內的行情,不是幾天內的恐慌狀況,她相信短時間內出手的買方,也許會閃過一點隱憂或疑慮,也許緩出手或少出手,但長期來看,民眾是健忘的,另外現在新建案的耐震抗震強度都提升不少,洪安怡直言地震並不會「震垮高樓層房價」。

從地震看房產選擇!專家曝老屋買氣逐漸下滑

另一項討論,新屋會更貴,老屋買氣會稍減,有網友指出「這次地震只覺得以後看到軟腳房肯定先跳過,太多案例了」、「以前覺得就睡覺租公寓也沒關係,現在覺得還是要租新的,而且地點也不能在斷層,一直搖心好慌」;不過也有網友持相反意見,「時間久了新房創新高,老屋還是會補漲」、「隨著時間過去大家就忘了」、「應該是舊的華夏沒人買,老公寓因為不高,這幾次地震也沒在倒的,買了未來還有都更的機會」。

洪安怡認為,新屋越來越貴,老屋買氣逐步下滑,這是長期趨勢,並不是地震後才產生的,除了大眾普遍對於老屋結構的安全有疑慮,且維修又得再花一大筆費用,但地震過後,的確有推升買舊不如買新的觀念。同時,有不少首購、自住的小資族群,也偏好購買新屋,導致新屋買氣能夠維持,但老屋買氣則逐漸消退。

房產溫度計》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觀察近一個月(2024/03/25~2024/04/24)討論「地震買房」,網友探討屋損、都更、地震險、老屋、結構、品質、保障、房價、建案、建商等熱門關鍵字,網友表示「在地震頻繁的地方接手老屋真的要有勇氣」、「住40年以上的老大樓地震險要保高一點?」「我的地震險保額只有150萬,但貸1200萬,好像不是很有抗風險能力」、「反正經過這麼多次大地震測試,結構有問題都看得出來」。

image source:《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

分析說明

分析區間:本文分析時間範圍為20240325日至20240424日。

資料來源: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每月處理10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

研究方法: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每月處理10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針對討論『地震買房』相關文本進行分析,調查「熱門關鍵字」(註1)作為本分析依據。

*註1 熱門關鍵字: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萃取網路上的文章與主題共同出現的關鍵熱詞;次數越多,字詞越大;可用來釐清核心議題與重點人事物。

房市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