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宅狂潮/房價飆小資族拚買低總價小宅 他揭樣品屋、平面圖沒說的最大陷阱
image source:pexels
文/陳之玥
小宅當道!根據內政部統計,2023年全國建物買賣移轉平均面積首度跌破30坪,平均僅約29.7坪,與10年前相比少了5坪,和20年前相比更一口氣小了16坪,以新建案動輒逾30%公設比換算,室內實際面積都低於20坪,越住越小成為趨勢。
分析其背後原因,最主要和房價逐年高漲有關,一來購屋族群受限預算房子越買越小;二來建商為讓建案順銷,規劃上也主推小坪數住宅,壓低總價搶客。觀察市場,當前較受市場接受的總價帶,台北市約在2,500萬元以內、新北市2,000萬元以下,其他縣市則是在1,500萬元內。
陷總價天花板 1500萬室內不到18坪
以桃園市青埔特區預售屋來看,成交價單坪50萬元、車位一個200萬元算是在實價登錄行情內,總價控制在1,500萬元,要先扣除200萬元車位價格,再除以50萬元,僅能購得權狀26坪的房子,再以公設比33%換算,室內實際坪數僅17.42坪,通常建商會規劃2房格局。
也就是說,1,500萬在青埔確實只能購得2房小宅。不過,若以首購貸款八成來計算,得先準備300萬自備款,每個月還款金額約落在4萬多元左右,對一個小資上班族或是新婚小家庭來說,確實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當然除了價格外,現代家庭結構改變也是原因之一,據內政部統計,台灣平均每戶家庭人口數量降至2.53人,寫下歷史新低紀錄,在生育率再度拿下世界倒數第一名等社會因素下,相信未來家庭人口將越趨簡單,3房型以上住宅產品反而乏人問津。
小宅、迷你宅 樣品屋僅供參考
雖然購買小宅成為趨勢,但究竟怎麼定義小宅?買小宅該注意什麼事情?《房產溫度計》採訪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他首先指出,權狀30坪以內就可稱為小宅,通常規劃為2房;權狀20坪以內則稱為迷你宅,常見為1+1房,而這個+1房通常非標準房間大小。
不管是小宅或迷你宅,最實際的建議是,若能夠購買成屋為上策,原因在於買小宅預售屋,最怕遇到房子蓋好交屋後,與心中期待落差太大,甚至住進去後大踩雷,成屋眼見為憑,房子大小到底夠不夠住,看屋時就可立即判斷,便可避免上述窘境。
不過一般來說,小宅在預售屋階段最好銷售,因裝潢得美輪美奐的樣品屋,搭配上可負擔的總價,確實相當誘人。
何世昌強調,「樣品屋僅供參考」他表示,許多時候小宅樣品屋會運用裝潢手法來放大空間感,譬如為免佔據太多空間,捨棄磚牆隔間,採用輕隔間,或有些會使用櫃體、壓克力、玻璃等隔間,運用櫃體創造收納空間,或是玻璃牆打造陽光穿透性,卻難免發生隔音效果不足等情況。
搞懂平面圖尺寸 求教專家不踩雷
「因此,一定要問清楚平面圖、家配圖的尺寸。」至於要問哪些尺寸?他舉例,像是床鋪、沙發、室內空間等大小與距離,畢竟小宅預售屋最怕遇到圖面很美滿,但實際蓋好後,空間過小放不下標準單人床、雙人床,甚至有些迷你房型連家具都要特製迷你尺寸版,或者室內迴轉空間不足,身材高大者連轉身都顯困難的情形。
「尤其以迷你房來說,若沒強調可以放標準床的,通常都是特殊尺寸,有些較高挑的人,睡覺甚至無法伸直雙腿,得要彎曲著睡。」他笑稱。
何世昌也提醒,「首購族或購屋經驗不多的人,買房時最忌諱過度衝動,建議拿到有尺寸的平面圖、家配圖後,詢問身邊有購屋經驗的朋友,衡量格局規劃優劣,未來可否透過裝潢修飾空間,或乾脆花錢請設計師付諮詢費也是個方式。」
延伸閱讀✎坪效、壓樑是什麼?零走道一定好?專家教你看懂格局圖眉角
雖然購買小宅看似有風險,不過務實地來說,有多少錢做多少事,在預算有限下,總價相對低的小坪數住宅,是小資購屋族群不得不的選擇,何世昌表示,購買前認清現實,譬如小宅多是單面採光、衛浴無開窗等情況,就能避免期待落差,「講白的,很多人介意一定要至少雙面採光、衛浴開窗等,在小宅來說是可遇不可求的夢幻逸品。」
總的來說,在有選擇的前提下,若是很建議居家空間舒適度、空間感,計畫好好裝潢自家的購屋族,就不建議購買小宅,不過若是預算有限的人,何世昌說,「小宅也有優點,它好租好轉手,因總價低,未來增值空間相對高。」
【用數據陪你成家】
尋覓有溫度的心靈避風港,更多的我們👉 https://linktr.ee/housedaily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