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量急凍、貸款超難貸!你的薪水還夠繳房貸嗎?|房市畫重點

image source:示意圖/ChatGPT
文/戴婧雯
當前台灣房市警訊頻傳!最新數據揭示,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與新建案景氣雙雙急凍,就連房貸設定量也創下六年新低,顯示市場交易動能面臨巨大考驗。更殘酷的是,在高房價與嚴格貸款條件夾擊下,許多上班族即使拼命工作,每月薪資仍難以支付沉重房貸,購屋壓力瀕臨臨界點。面對這波前所未有的挑戰,《房產溫度計》帶您一探究竟,解讀房市現況與潛在風險。
#上半年買氣急凍 六都交易量驟降27%
2025年上半年,六都建物買賣移轉總計僅100,202棟,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26.6%,顯見市場買氣依然疲弱,尚未擺脫低迷格局。
▲各都表現普遍萎縮
6月份六都買賣移轉棟數主要受惠於新案交屋潮,較5月微幅回升(總計18,095棟、月增5.2%),但若與去年同期相比,六大主要都會區皆呈現下滑趨勢:
• 高雄市:年減34.2%
• 台南市:年減32.3%
• 新北市:年減30.5%
▲專家觀點
• 市場信心受多重因素干擾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6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雖因交屋潮而月增,但上半年整體年減逾2成,顯示買氣疲弱。她分析,當前房市受川普關稅戰、銀行房貸資金水位、地緣政治風險及國際政經局勢等多重不確定因素干擾,若無實質利多,買氣恐持續低檔徘徊。
• 自住族群可把握傳統淡季議價
莊思敏建議,對於有剛性需求的自住族群,第三季反而是值得把握的進場時機。她指出,第三季適逢民俗月和暑期旅遊潮,市場氛圍保守,屋主在議價空間上更有彈性,購屋民眾若能多看、多比較、大膽出價,有機會以合理價格購入心儀物件。
#上半年北台灣新建案遇冷 住展風向球連亮衰退
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6月燈號維持衰退的黃藍燈,分數為39.9分,慘況不見起色,已是今年第四顆衰退燈。
▲需求面持續低迷
六大構成項目中,成交組數與來客組數再降,追蹤指標建案中,單週出現零交易紀錄或低於10組賞屋量的案件達到四成。待售建案數量居高不下,6月來到1,331案,比前月增近30案,去化龜速。
▲供給面回溫 但難撐買氣
6月預售物件推案量比前月增近5成,接近800億元,新成屋戶數也微增近80戶。儘管供給增加,但市場需求仍顯疲軟。
▲房價議價空間有限
開價與成交價的距離仍未及一成,建商開價不再創高,但實際售價也無明顯讓步空間。台北市議價率相對較高,因新案行情已普遍破百萬元,更高價位背離現況,萬華、文山、內湖區的9字頭反而傳出穩定買氣。
▲專家觀點
• 傳統淡季與多重利空加劇市場困境
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暨發言人陳炳辰表示,6月已是上半年最後衝刺時機,接著將進入暑假、颱風季、民俗月等傳統淡季。他指出,上半年房市孱弱,近期雖傳出大咖建商有意降價換成交,但打房政策、申貸困難的緊箍咒依舊,加上美國關稅調漲、台幣升值等不利經濟利空,負向展望短期不易逆轉。
• 桃園市場面臨降價壓力
陳炳辰預期,若降價屬實,對落入絕境的桃園市特別有感,其二線地區超漲價碼有望回歸理性。
#房貸申請創6年低 銀行緊縮銀根趨嚴
內政部最新統計顯示,今年前五個月全國建物抵押權設定棟數約23.8萬棟,較去年同期減少約24%,創下近6年新低。
▲都會區減幅差異
在主要都會區中,桃園市的年減幅最輕微,約減少14.4%;而新竹縣則是衰退幅度最大的都會區,比去年同期縮水約3成之多。
▲專家觀點
• 抵押權減少反映購屋及資金需求降溫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建物抵押權設定主要目的為購屋貸款、轉貸或週轉金,其減少直接反映了近期民眾申貸購屋熱度不如以往。她分析,抵押棟數縮減,不僅因限貸令下購屋交易降溫、新承做房貸戶減少,也因銀行資金審查嚴格(轉增貸資金不得購屋),加上股匯市盤整壓力,屋主轉增貸投資意願下修,導致房貸業務量冷卻。
• 桃園房價友善助穩 新竹則因多屋限貸受衝擊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解釋,桃園市衰退幅度較輕微,主因是其房價對首購族相對友善,蛋白新興重劃區低總價物件多,買方補足差額難度低,加上新案交屋量能旺盛,申貸需求仍大。相反地,新竹縣衰退幅度最大,主因近年房價漲幅大、銀行鑑價更保守,加上購屋主力的多屋族受限貸令衝擊,以及市場供給量縮減,共同導致申貸需求滑落。
#北市月薪難扛房貸 購屋族壓力瀕臨臨界
台灣房屋集團觀察六都及新竹縣市房貸負擔率,發現包含台北市、新北市及台中市的受雇勞工,個人平均月薪根本不夠繳房貸,其中又以台北市超支最嚴重。
▲台北市房貸壓力最大
以貸款8成、單一利率2.282%、30年期本息攤還估算,北市Q1平均鑑估房價2,621萬元,平均月付房貸就要8.05萬元。但平均月薪僅約5.46萬元,即使不吃不喝把月薪全額拿去繳房貸,仍差2.59萬元資金缺口才能繳清,堪稱全台最苦情!
▲新竹市相對輕鬆 但仍偏高
薪情最佳的新竹市勞工平均月薪達7.36萬元。以平均房價1,936萬元估算,月付房貸約5.95萬元,月薪繳完房貸約還有1.41萬元可當生活開支,經濟壓力相對最輕鬆,但仍超過健康理財建議的「房貸佔月收入三分之一」比例。
▲低薪城市難以負擔千萬住宅
以平均月薪的一半作為月付房貸預算,僅薪資最高的新竹市上班族能買得起千萬元以上住宅。台北市上班族僅能負擔不到900萬元的住宅,對比平均房價可能連半間都買不到。台中、台南及高雄市平均薪資水位偏低,估算僅能買得起總價約700萬元以內的住宅。
▲專家觀點
• 薪資追不上房價 單身族難購屋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房價水位高漲,平均貸款金額試算月付房貸金額,已吃掉個人月薪8成以上,薪資明顯跟不上房價。張旭嵐指出,單身者靠一己之力根本買不起房,尤其台北市,若非「靠爸族」、「雙薪族」恐怕很難立足,導致不少天龍青年被迫「脫北」,選擇外漂至房價親民區購屋成家。
• 購屋壓力增 購屋族更謹慎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表示,以高雄為例,市區2房小宅新屋平均單價已站穩4字頭,總價約1,100萬至1,300萬元才能入手。若要符合薪資負擔,預算降至700萬元以內,屋齡就得拉高至20至30年以上,對屋況、地段、坪數需有所犧牲,或往蛋白區前進。她強調,隨著房價高漲加上央行限貸令,購屋族不僅買房壓力增,還可能面臨房貸卡關、成數不足問題,使得今年購屋族更加謹慎出手。
• 新竹房貸負擔仍偏高 建議平衡生活品質
張旭嵐補充,新竹市雖受惠於科技產業高薪結構,薪資優於其他都會區,房價也相對溫和,但近年新竹房價「新北化」,房貸負擔仍偏高,同樣佔了薪水8成。她建議,一般月付房貸佔薪資比例約3到4成,才能兼顧生活娛樂開支,平衡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