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房市交易量下降 蛋黃區與小坪數物件成購屋熱點
![](https://2024-dailyview.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Content/Upload/Popular/Images/2025-01/ba5c5cd1-ee2a-4637-ba2b-cde647f383a3_m.jpg)
image source: Freepik
文/房產溫度計
根據中信房屋統計,截至1月24日,全台1月房市交易量相較上月同期減少約10.3%,較去年同期則下滑約22.7%。進一步分析六都的成交數據,顯示出明顯的區域差異:
台北市:月增2.4%、年減21.5%
新北市:月減10.5%、年減23.1%
桃園市:月增2.6%、年減28%
台中市:月增3.1%、年減21.8%
台南市:月減15%、年減20.8%
高雄市:月增8%、年減18.2%
春節效應影響 交易量普遍下滑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1月因適逢農曆春節,工作天數減少,加上部分購屋者將交易決策延至年後,導致交易量與上月相比減少約1成。然而,從區域表現來看,除了新北與台南分別出現10.5%與15%的月減幅外,其餘四都的交易量均較上月有所增長,其中高雄以月增8%的表現居六都之冠。
張世宗指出,新北與台南部分新興重劃區及外圍區域,過去幾年依靠建設題材支撐房價,但生活配套尚未完善。在房市逐漸趨冷的環境下,這些區域的市場需求顯著受到壓抑。
相比之下,高雄近幾年在科技產業題材及大眾運輸建設的推動下,房市交易量呈現回溫。尤其是高鐵南延屏東計畫確定採用「高雄方案」,進一步提升高雄車站周邊房市的發展潛力,帶動市場交易熱度。
隨著金龍風暴影響持續,投資客大幅退場,市場逐漸回歸剛性需求。張世宗表示,對自住客群而言,基礎設施完善、人口穩定的蛋黃區因生活便利且具抗跌性,仍是購屋的首選。此外,小坪數、總價2,000萬元以內的物件因符合自住需求,預計將持續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
在投資需求減少的情況下,房市正朝向以自住為主的健康方向發展。隨著蛋黃區持續吸引剛性需求,以及高雄等基礎建設加持的區域展現潛力,房市未來走勢將更注重生活機能與性價比,讓自住買家有更多選擇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