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大樓房價5年飆破5成!「一物件」入手門檻低但增值潛力有限
image source:Freepik
文/吳宜臻
近年來,由於人口增長減緩和家庭偏好精緻小型化,台灣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一股不可逆的「小宅化」趨勢。根據台北市政府地政局《不動產市場動態月報》的數據觀察,過去五年內,面積在15坪以下的小型住宅,其價格上漲了12.8%,這樣的漲幅仍然低於公寓、大樓乃至於整體市場的漲幅。
進一步來看,2019年4月,小宅標準住宅總價為865萬元,每坪單價落在61.8萬元;2023年11月,小宅的標準住宅總價為976萬元,每坪售價達到69.7萬元,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雖然小宅的價格較低、相對容易入手,卻不太適合打算自住的買方,綜觀最近幾年整體房市價格有所上漲,小宅的價格增幅仍不顯著。
小宅好入手增值空間卻有限?專家點出2大關鍵原因
端看最近五年的房價變化,會發現小宅總價上漲了約12.8%,這個數字看起來還不錯,但如果拿它和同期間內的公寓和大樓的價格變化相比,公寓上漲13.8%;大樓的價格則飆漲了57.9%,這意味著,過去五年持有的小宅,它的價值增長其實比起老公寓產品來得更低。
徐佳馨表示,在過去五年間,台北市房市裡以電梯大樓的漲幅最為驚人,主要是因為這些電梯大樓大多數為新成屋或新古屋這類較新的物件,更受消費者喜愛,價格上也會隨著新案比價效應影響,較有增長空間;東森房屋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莊思敏進一步解釋,在這些新建案的帶動下,北市中古大樓的價格也水漲船高,台北市電梯大廈的整體行情全面受到拉抬。
小宅產品具有高單價、低總價的特點,莊思敏分析由於小宅的單價本身已經處於較高水平,後續的上升空間自然受限。此外,小宅產品的坪數較小,銀行貸款條件也較為嚴苛,且未來轉手難度相對較高,市場流通性通常不如一般住宅,所以小宅產品的增值潛力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徐佳馨則提醒對於想買小宅的人來說,除了考慮買房的總價,也得想想這個房子未來增值的可能性和轉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