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震撼彈!14國遭課重稅40%起跳 日韓東南亞急應變

image source:翻攝FB/The White House
文/戴婧雯
全球貿易板塊再度因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而震動!繼數月前預告風聲,如今這項備受關注的政策正式敲定,確定將於2025年8月1日生效。首波鎖定全球14個主要貿易逆差國家,課徵高達25%至40%的全新關稅,勢必將引發一場全球性的貿易應變大戰。台灣在此波衝擊中暫時倖免,但面對貿易格局的劇烈重塑,各國將會如何接招呢?《網路溫度計DailyView》將帶您深入解析這場關稅風暴的核心策略、各國領袖的最新回應,以及台灣在此變局下的潛在挑戰與機遇。
川普對等關稅戰開打!14國首波受衝擊 8月1日正式生效
此次川普簽署的行政命令,是對其「對等關稅」理念的具體實踐。他明確指出,這些新關稅將於2025年8月1日凌晨12時01分(美東時間)正式生效。受到影響的14個國家及其被課徵的關稅稅率如下:
25%:日本、南韓、突尼西亞、馬來西亞、哈薩克
30%:南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32%:印尼
35%:孟加拉、塞爾維亞
36%:柬埔寨、泰國
40%:寮國、緬甸
川普政府重申,「對等關稅」的核心在於消除美國與這些國家之間長期存在的不公平貿易逆差。川普於7月8日凌晨12點18分開始,陸續透過其社群平台「Truth」公開致14國領導人的信件,信中強調這些新關稅將與現行其他產業關稅(如針對特定產品的汽車或鋼鋁關稅)獨立計算,不會疊加。同時,政策也包含明確的獎懲機制,若相關國家或其企業選擇在美國境內生產製造商品,將可獲得關稅豁免。然而,對於任何採取報復性關稅措施的國家,美國將在其已課徵稅率的基礎上加徵相同額度的關稅;而試圖透過第三地轉運來規避關稅的行為,也將面臨更高稅率的懲罰。
美關稅巨浪襲來 日韓泰等14國如何應變?
在川普公布新關稅稅率後,受影響的國家普遍表達了繼續與美國談判的意願,或已提交新的貿易提案,試圖在8月1日這個關鍵期限前爭取有利結果。
• 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儘管目前美日貿易仍有部分問題尚未達成共識,但將積極與美方進行協商,希望能在8月1日的期限前推進協議。
• 南韓: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對25%的關稅保持不變解讀為「暫緩徵收對等關稅」,認為這意味談判時間延長,並表示新政府將更積極推進談判工作,提出將推動國內制度改革以減少貿易逆差,力爭互利共贏的成果。
• 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及工業部發表聲明,強調馬來西亞重視與美國的經貿關係,承諾持續接觸,朝著平衡、互利的貿易協議努力。同時也指出單邊措施可能對供應鏈造成干擾,馬來西亞將採取必要措施保護國家利益。
• 南非:總統拉馬福薩表示,南非將持續透過外交管道推動與美國建立更平衡、互惠的貿易關係。馬福薩也注意到美方承諾將根據雙方談判結果調整30%的關稅稅率,對此表示歡迎。
• 泰國:財政部長皮猜對目前36%的關稅表示「有些震驚」,但他強調泰方已提出將多數美國商品進口稅降至零的協議,對於爭取到更低的關稅稅率仍抱持樂觀態度,並預計在8月1日前完成談判。
• 孟加拉:業界代表對35%的關稅表達關切,擔心將嚴重損害出口。孟加拉政府已派出官員前往美國,希望透過外交努力爭取在8月1日前降低關稅。
• 其他國家:對於哈薩克、寮國、緬甸、突尼西亞、印尼、塞爾維亞、柬埔寨、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等,目前國家領導人未有相關回應,預計正在內部評估或透過外交渠道進行討論。
美國官員也透露,美國此前已與中國達成了一項貿易框架,並與英國、越南達成了貿易協議,印度亦被視為下一個可能達成協議的對象。
台灣暫免關稅衝擊 專家分析兩大核心阻力
在此波關稅衝擊中,台灣並未被列入這14個受課徵對等關稅的國家名單。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示「我方會努力到最後1分鐘,將可操之在我部分全力以赴」,顯示台方仍持續與美方溝通。前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則在臉書分享看法,指出台美貿易關係可能受阻於兩大核心分歧:一是台灣不願撤除針對美國豬肉與牛肉的非關稅性貿易限制;二是台灣不願大幅降低美製汽車的進口關稅,因此即使台灣未被列入此次名單,未來仍需在貿易障礙問題上與美國進行深入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