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戰轟炸!台股重挫 投資人如何自保?

image source:示意圖/ChatGPT
文/《Smart智富》月刊張真卿
今年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全球投下關稅震撼彈!宣布美國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的全面關稅,更要向對美國具有高額貿易逆差的國家,課徵對等關稅,稅率最高甚至達到49%。
從1997年到2024年,美國失去了約500萬個製造業職位,經歷史上最大的製造業就業降幅之一,為挽救這樣的頹勢,奪回經濟主權,讓製造業回流,並解決貿易失衡,川普啟動全面對等性關稅。
然而,市場普遍共識是川普關稅不利民間消費,美國經濟將放緩,更引爆全球股市重挫。國際油價也大跌,避險資金本湧向債券市場,然而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雖一度跌破至4%以下,但隨後的交易日反跳升至4.5%,連債券市場也開始出現不安定的跡象,此時美股、美債和美元出現同時下跌的現象,金融市場一片淒風苦雨。
台灣政府為了穩定金融市場,國安基金在4月8日傍晚宣布進場護盤,緊接著,4月9日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暫緩實施90日,台股在4月10日大漲1,608點回應。
川普說這次他提出的對等關稅會為美國迎來黃金時代,可創造就業機會與增加稅收。但短期而言,川普關稅的不確定性造成美國資產劇烈波動,加上通膨預期大幅升高,將使美國民眾謹慎消費,避免債務高築,因此預期未來美國民間消費維持正增長,但幅度減弱。
長期而言,世界經濟環環相扣,變化是牽一髮而動全身,這將不是美國的黃金時代,專家示警,川普關稅大刀恐怕重演1930年經濟大蕭條。
1930年6月17日,不顧全球1,028名經濟學家聯名反對,美國第31任總統胡佛(Herbert Clark Hoover)簽署《斯穆特——霍利關稅法》(The Smoot-Hawley Tariff Act),對2萬多種進口商品徵收史上最高的關稅。
經濟學家和經濟史學家一致認為,《斯穆特——霍利關稅法》法案的通過導致美歐之間貿易規模從1929年到1934年,大約萎縮了66%,這也是美國經濟大蕭條的開始。
這次對等關稅除了讓美國面臨停滯性通膨的壓力,衝擊最大的是歐洲與亞洲製造大國,台商將面臨到嚴峻的衝擊。川普表示,台灣對美國課徵高達64%的實質關稅,這離譜的數字,是川普團隊將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除以台灣對美國出口的總額所得出來的數字,並非實際台灣向美國進口的產品所課徵的關稅,計算方式簡單又粗暴。
台灣的對等關稅被美國政府計算高達32%,且台灣電子產業與傳統產業先前積極分散的產地如泰國、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等地,亦被課徵高額關稅,此舉將導致台灣無論電子與傳產製造業,都將面臨關稅所帶來成本轉嫁的壓力。
目前雖進入談判階段,對等關稅暫緩實施。但假設美國若真的對台灣課徵高關稅勢必將影響台灣出口及GDP,根據各類商品出口金額來看,可以發現資通訊產品所受影響最大,占比高達61%。
台灣相關的資訊通訊終端產品,如電腦、伺服器等,在兩岸逐步開放時,就已將產能轉移到中國生產,對美國輸出比重最高,但在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打時,台商將部分產能轉向墨西哥與越南,因此,美國全方面關稅,電腦相關產品製造的台商難以避免受到傷害,此外還需要留意台灣每年都被列入匯率操縱國的觀察名單。
持股部位不宜超過20% 保留現金靜待利空出盡
早在2025年3月份,台股就因川普的關稅議題,由高點2萬3,732點一路下滑,甚至跌破年線,大盤翻為空頭走勢。對等關稅政策衝擊一來,台股更是在清明連假開盤後,4月7日創下1,700多檔跌停的紀錄,就連台指期都跌停鎖死,單日跌點超過2,000點。
雖然目前川普暫緩關稅90天,台股略見回血,但輝煌2年的牛市告終,投資人仍惴惴不安,接下來,手中的股票到底該怎麼辦?
我建議,目前一定要嚴格控管持股部位,多保留現金,持股部位不宜超過20%,保留80%的現金,靜待利空出盡。如果台股指數跌到10年線的位置,將是危機入市的甜蜜點。
就產業而論,衝擊較大產業類型來看,電子業中的筆電品牌廠、網通、Power、面板都將受到較大的衝擊;傳產中則是成衣、高爾夫球頭、汽車零組件等衝擊較大,上述這些產業要避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