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 Eats合併熊貓將壟斷市場?合作商家、消費者都擔心未來抽更多

image source:翻攝FB/Uber Eats網路溫度計DailyView

文/吳宜臻

昨(14)日Uber Eats宣布砸9.5億美元併購foodpanda台灣外送事業,引起網友熱烈討論,對於商家、消費者及外送夥伴有哪些影響?為什麼要賣foodpanda台灣呢

首先foodpanda在台灣的年營業額達到5.5億歐元(約新台幣188億),主要業務集中於雙北地區,使用率超過了Uber Eats,成為台灣最受歡迎的外送平台。雖然foodpanda每年在台灣的營收相當亮眼,但是它的母公司Delivery Hero卻一直沒有盈利,2022年上半年,淨虧損達到14.95億歐元(約新台幣522億元),2023年上半年淨虧損為8.323億歐元(約新台幣290億元),因此2024年3月時,就傳出Delivery Hero為了減少虧損,曾考慮將台灣業務出售給Uber Eats,但最終因價格問題,雙方談判破局。

外送平台併購影響多大?網友:優惠即將消失

房產溫度計》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觀察近兩天(2024/05/14~2024/05/15 15:51)討論「Uber Eats併foodpanda」,網友探討壟斷、擔憂、抽成、接單、漲價、優惠、不利等熱門關鍵字。

image source: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

兩家外送平台在價格、合作商家數量、服務範圍,以及客戶服務方面都存在差異。曾有消費者發現,對於相同的商品,Uber Eats的價格通常比foodpanda高出幾十元。此外,foodpanda在外送費用、促銷活動及合作店家數量上表現更為突出,對於這兩家公司合併,許多人擔憂這可能讓Uber Eats過度壟斷市場,甚至更加忽略外送員與消費者的權益,網友表示「以後外送仔任由Uber宰殺」、「欸我不要!Uber那個外送費標準跟價格較高」、「打垮對方之後外送費就能開始漲了」、「這樣以後跟店家抽更多,外送費更貴」、「完蛋了以後可能要沒有優惠了」。

有業者也擔心合併後,店家只能使用唯一的平台,未來平台抽成費用可能會增加,有店家表示「熊貓、Uber抽成抽超重= =這兩家合併要是抽成再調高,我要考慮把外送平台關掉了」、「店家也很受不了熊貓跟Uber,抽成就抽了35%到底要賺什麼?」「一堆商家外送員都在哭說,吳柏毅手續費抽太高!」

對於外送員來說,影響也相當大,不少外送員擔心除了被迫使用單一平台外,也害怕砍工資情形會越來越嚴重,網友表示「外送員薪資要接受考驗了」、「外送員慘了,店家也慘了,只有Uber Eats爽了」、「一家獨大,壟斷市場,未來你的福利有可能更差?對消費者、外送員而言,都不是好事啊」,不過也有網友開心認為「很多外送人員兩家公司都兼,合併是好事吧!」「兩間合併之後就沒有要送上樓的規定了」「公寓仔現在一定又喜又悲的,好不容易換到熊貓結果變成581,這樣要自己下樓了」。

分析說明

分析區間:本文分析時間範圍為20240514日至2024051515:51

資料來源: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每月處理10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

研究方法: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每月處理10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針對討論『Uber Eats併foodpanda』相關文本進行分析,調查「熱門關鍵字」(註1)作為本分析依據。

*註1 熱門關鍵字: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萃取網路上的文章與主題共同出現的關鍵熱詞;次數越多,字詞越大;可用來釐清核心議題與重點人事物。

房市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