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貧富差距66.9倍!可能肇因於這兩點

image source:pixabay

文/戴婧雯

時隔30年,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110年家庭財富分配》,結果顯示我國貧富差距高達66.9倍,與30年前的16.8倍相差甚遠,貧富差距大幅增加,引發諸多討論。主計長朱澤民於立法院財委會上指出,財富後20%的家庭平均每戶負債為405萬元,資產增加的速度跟不上負債的速度,他也提醒「應謹慎理財。」

貧富差距擴大 可能來自購屋貸款或舉債投資金融產品

進一步分析,111年底財富最高的前20%家庭資產淨值高達5,133萬元,財富最低的後20%家庭財富僅有77萬元,貧富差距從30年前的16.8倍,暴增至66.9倍!朱澤民表示,財富最低的20%家庭,金融負債相當高,所以提醒喜歡借錢投資的家庭或民眾,勿陷入高資產、高負債的狀況,小心這樣容易落入財富最低的20%。

不過朱澤民也表示,國際上進行家庭財富分配統計比較時,不會將最高和最低進行比較,以德國和美國舉例:「德國最低20%的家庭資產是負成長,美國最低20%的家庭資產甚至只有1美元,最高和最低之間相差100多萬倍」,因此朱澤民認為這樣的比較毫無意義,更直呼「只有台灣喜歡比這個」。

除了貧富差距擴大的問題,外界也注意到財富最低的家庭金融負債極高,平均已達405萬元,主計總處官員說,這個族群負債,比全體平均每戶負債220萬元高出許多,可能是來自購屋貸款,或是舉債投資金融性資產,這個現象值得注意。

立委呼籲應檢討稅制 從社福與稅制改善

對於貧富差距問題,主計總處承認台灣家庭貧富差距的確面臨擴大的局面,不過也認為高、低財富的家庭資產淨值差距一定會隨著時間擴大:「這是高度自由經濟發展國家和地區的必然結果」。朱澤民在會上也指出,家庭財富分配統計不應30年公布一次。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向財政部次長阮清華提問,許多學者分析貧富差距加大的結果,主要是稅制問題,你同意嗎?阮清華回覆表示,財富不均雖然有擴大,但就納稅而言,還是高所得在繳稅。王鴻薇接著提問,在稅制上,對資本所得的課稅太少,對薪資課稅太重,盼稅制能有所檢討,還有什麼手段?國發會副主委施克和回應表示,除了在社福與租稅政策進行調整之外,所得結構包括營利所得、資本所得與薪資所得,學界討論過程中認為,資本利得在交易或持有上面,確實有討論空間。

房市影音